9/17/2013

聖域探訪


遷宮,正式的名稱。
伊勢神宮是「式年遷宮」、出雲大社是「平成の大遷宮」。
前往伊勢神宮以名古屋為進出會方便些,出雲大社則因為位在「山陰地方」,從東京出發要先搭乘新幹線到達「岡山」後,在從岡山轉搭特急列車前往出雲市站,從出雲市站繼續搭乘巴士或是「一畑電車」前往出雲大社。更有趣的路徑,也是第一次Milly前往出雲大社的路徑,則是晚上十點在東京搭乘寢台列車「寝台特急サンライズ出雲」,第二天上午958分到達出雲大社就可以開始前往出雲大社。

拜訪伊勢神宮可以將「鳥羽」「志摩」「賢島」等伊勢灣、太平洋岸的海岸觀光區,作為路線連結的旅途。

前往出雲大社,則可以將松江、米子、鳥取、境港、島根、安來、玉造溫泉,排出一個三天兩夜的小旅行。實際上Milly在「日本大旅行」一書中,詳細的記錄下了20081月初完成,去了出雲大社、玉造溫泉、鬼太郎境港、鳥取沙洲、松江夕日、安來美術館的三天兩夜山陰貪心小旅行。

原本這回或許應該藉著前伊勢神宮的機會,將重點放在較少踏入的「伊勢志摩」,可是手上運用的依然是JR PASS,就難免在盤算下又自然的先將以私鐵「近鐵」移動較為方便的伊勢志摩暫且擱置,待下個機緣再出發前往。
另一個如果可以實現最好,卻終究因為種種計算未能如計畫實行的是~住宿在伊勢神宮的神宮參道周邊以便一大早進入伊勢神宮,來體驗伊勢神宮在清晨中靈氣。
這一個失策也致使實際上來到伊勢神宮,在人潮擁擠下那期待中如神境般的空靈也就大大減弱了。

說起來已經是盡可能的企圖一早來到伊勢神宮,天一亮就從刻意預約在名古屋車站附近的商務旅館離開,先是把握時間在車站以「ぴよりん」小雞布大人氣的「CAFE GENTIANE LEGER」咖啡屋,吃了一個名古屋風味的「紅豆泥土司」(小倉トースト)早餐,就匆匆搭上經由參宮線來到伊勢市站的快速線列車。
PS:此次是以JR為移動方式,就不再標示近鐵的移動路徑!不過特別要留意的是,即使利用JR前去伊勢市站,還是要多付出490日圓的額外車費,因為途中河原田~津的路段是伊勢鐵道,在車上查票秀出JR PASS時。車掌就會要求補票。)

(不過說早也沒有太早,看了拍下的咖啡屋收據,點餐是7:58分。)
從名古屋搭乘快速線來到伊勢市駅約要1小時又37分鐘,也就是說到達時就已經大約是十點,那天是豔陽高照的四月天,「靈氣」在一出車站就徹底放棄了。
伊勢市駅走到內宮約五分鐘,為了迎接這726日~91日間關於式年遷宮的時七個神事,車站前道路正在整修中,好在即使離正式的大日子還有一段時間,來訪的遊客已經很多,幾乎不用靠著地圖指標、跟著人群就可以順利的走入參道前進神宮的外宮,路途約是5~7分可以到達外宮前。

日本人會稱伊勢神宮為「お伊勢さん」「大神宮さん」,雖說導覽書、字典等都會以伊勢神宮來介紹,實際上正式的名稱只是「神宮」。神宮是祭祀皇室的祖神天照大神,創建於約兩千年前的內宮,和祭祀產業的守護神豐受大神,創建於約一千五百年前的外宮的總稱,也有說伊勢神宮是伊勢市內125神社的總稱。
但未免混亂即使不是最正統的說法,以下依然以伊勢神宮稱呼。
雖有說時間不夠參拜內宮就好,但是先從外宮再去內宮是古來的習慣,即使不是日本大國民,能遵守就還是遵守的好。

式年遷宮是持續了1300多年的制度,這回是第62次的遷宮。
至於什麼是二十年遷宮呢?!為什麼20年要一次,Milly不管亂寫還是整理了以下官方的資料以供參考。
在天照大神的神殿內宮正宮的旁邊有一塊與正宮占地面積同樣的空地,在這塊備好的空地上,每隔二十年要按照原樣重新建造新殿。
同時還要將天照大神用了二十年的衣服、日用品、武具等寶物,也按照
原樣重新制作後納入新殿。最後才從舊神殿中將天照大神的神體遷入新殿,這個儀式就叫作式年遷宮。
式年遷宮不但傳承著千年以來的傳統,更有著「技術傳承」的美意。
在式年遷宮時要將殿舍、神寶重新制作,其制作技術傳自於一千三百多年前,因此現在依然可以制作出同古代完全一樣的殿舍和神寶,靠著式年遷宮這些日本的傳統技術將會超越時空而被繼承。
更讓Milly以為這延續了1300年的傳統中很大的智慧是,式年遷宮的用材都是來自神宮內的森林,這些森林的林木自從建宮以來就嚴格禁止砍伐,在環境保護上也有很大的意義。

看著從車站湧出和參道上的人潮,心想反正已經無法擁有相對寧靜的外宮散步,就放緩腳步慢慢走去外宮。首先引起注意的是一個掛著「菊一文字本店」的風情老鋪。
原來這是外宮參道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刀刃老鋪。只是在京都也有一間「菊一文字本店」宣稱自己是商標登記的唯一老鋪,同類名稱均是仿造。是是非非不由得一個過路的遊客論斷,只想純粹珍惜古老的心情看著老建築的姿態。
不過老鋪似乎真的曾經面臨時代的轉變危機,現在是以「伊勢菊一」為正式名稱,店內除了「菊一文字金近」刀刃器具販售外,也多了個配合參拜觀光客的「神話占和」,也賣起了水晶、勾玉、愛奴木雕和伊勢相關的書籍。說是要轉身為伊勢文化的發訊地,可是對Milly來說這個老鋪最大的魅力,似乎還是那曾經在歲月中歷練,閃爍著黑金光澤的「菊一文字本店」。
另一個古色懷舊建築是氣派三層樓的「山田館」,1919年創業歷史也即將邁入百年目前是第五代經營,光是看外觀就可以想見這裡曾經有多少古來的參拜客在此住宿,讓人驚訝的是根據館內的老照片對照,旅館創建當時和現在幾乎外觀毫無改變(法規上也禁止神宮附近的建築任意改裝),能這樣維繫是要很大的毅力才行。
江戸時代から伊勢の地(神領)に一晩泊って伊勢神宮にお参りするのが本来の参拝の作法だったとか。そのためか、昔はこの参道に数多くの旅館が建っていたらしい。昔日の面影がある旅館は、今ではこの1軒だけだという・・

山田館的對面是外觀跟山田館像是差距一個世紀的「cocotte山下」,這間餐廳的法式鐵鍋法國家庭料理原本是Milly計畫用午餐的第一選擇,誰知~來到門前一看當日居然還沒開店就已經掛上客滿的牌子,就是說午餐的桌位早被預約。

是第一次來到伊勢神宮不能比較昔日模樣,但可以察覺到參道兩邊多了不少新建築和新餐廳,想必也為了迎接二十年一次大盛事的人潮。其中最亮眼的是建築是嶄新木色,掛上せきや字樣暖帘的「伊勢せきや」。建築嶄新卻是大大有名的高級伊勢灣海產加工品專門老鋪本店,其中這裡的鮑魚更是可以作為神宮的供物、皇朝的貢物,也是日本人年節供奉和送禮的珍品。
在本店的二樓在店鋪全面翻新的同時增設了餐廳「あそらの茶屋」,提供的是以樓下店鋪有賣的海產乾貨做成的料理,可以在這裡一大早七點半開始吃到900日圓起的粥品早餐、午餐還可以吃到鮑魚土鍋飯,有鮑魚就不會太便宜,套餐室2200日圓起。

午餐時間還早,於是先是在靠近外宮入口附近的「和菓子の万寿や」前攤位,買了伊勢鄉土點心「ぱんじゅう」當做點心吃,有點像加了內餡的雞蛋糕半圓版,很好吃。(在日本除了在伊勢,北海道的小樽也盛行著這樣的鄉土點心)
吃著包了抹茶的ぱんじゅう才離開攤位前,一陣濃郁的醬油香氣撲鼻而來,原來是從一旁老鋪「浜与 本店 外宮前店」,往前一看未免是太~~誘惑人,店前的攤位上擺放著剛剛做好,還冒著熱氣的「佃煮牡蠣」,店頭招牌寫著創業於江戶中期「宝暦10年」(1760年),這也未免太厲害了。

如此東逛西看來到外宮入口,通過註明左側通行的火除橋,就是林木蒼鬱的外宮境內。看見日本人不論老少,甚至連有些辣妹模樣的女子,在踏上宇治橋時都會深深的鞠躬致意,由此也可以窺看到伊勢神宮在日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在參拜的作法上,也會註明盡可能穿著端莊得體、色澤不是過於鮮豔的衣服。
越過火除橋(也稱為第一鳥居口御橋)就進入表參道,橋下是防止火災侵入挖出的河渠。
腳步兮兮撒撒作響的走在碎石路上,兩邊看去都是茂盛林木。原來神宮的森林面積高達5500公頃,除以內宮正宮和外宮正宮為中心的各90公頃的森林外,其餘的5320公頃的森林,直到日本中世時代一直都是式年遷宮的用材專用林。
之後通過「北御門口参道」就可以看見「外宮神楽殿」,順路走過去就是「豊受大神宮(正宮)」,境內還有風宮、土宮、別宮等。原本以為二十年遷宮只在內宮進行,其實是外觀也有遷宮的儀式,只是Milly前去時不過是四月,興建中的新殿以聖潔感的布幔和木牆圍著,什麼都窺看不到,只能隱約看見些屋頂的千木。

當場就會想,也許最好的瀏覽伊勢神宮完整魅力的時機,或許是在二十年遷宮完成後來到,如此就能清楚的看見全新正宮建築。
有說內宮外宮的「社」建築最大的不同在屋頂上的千木,可是可能是慧根不夠,Milly怎麼看都看不出端倪。
走在高聳林木的外宮境內,的確可以感受到那質樸中的神聖氣息,真的是幾乎沒有太多顏色的,只是沉穩的木色、濃綠的大樹和石頭的顏色,這樣的視野面貌若真是能在清晨薄霧静謐中置身其間,絕對可以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千百年前一樣。
不論外宮或是內宮,正宮建築每二十年都會依照原來的結構重建,也就是說現在看見的正宮,跟一千五百年的人們看見的正宮都是一樣的模樣。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人仔細的導覽解說,來到這裡也只能啟動直覺去感受,更深的含意可能就吸收不進去了。
對於喜歡大樹的Milly來說,這裡最舒暢的還是放眼過去都是參天大木。
離開外宮時,看見一群日本人以很虔誠的面容,伸出雙手對著幾塊被攔住的石頭似乎在「感受能量」!後來看資料才知道這是「三つ石」(川原祓所)據說手伸進去時甚至會感覺到熱度。不過也有一派人說,在這樣神聖之地說什麼「パワースポット」是異常不謹慎的說法,用注連縄紙垂圍著這石頭,正是有著此為神聖之地不得隨意侵入的警示。(伊勢神宮の式年遷宮のときに神宮祭主や奉仕員を祓い清める場所だそうです。


1 則留言:

MIlly喜歡 提到...

修稿時︿︿才發現在blog的文章內,內宮、外宮真是寫得很混亂,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