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13

不需要任何形容詞,只要去感受。


2013年的京都絕色櫻花探訪,原本該在平安神宮神苑凗燦垂櫻樹下結束。
可是,在回到鬧區的祇園尋找迷路巷弄中的一間隱密咖啡屋時,看見了一個小小的不知名神社內,散落著櫻花的迷離夢幻風景。
Milly來說這是沒有名字的櫻花、沒有名字的神社,甚或是他日想再搜尋可能也無法在重遇的角落。
但在遇見被觸動的那一瞬間,知道了~這才是Milly2013年的京都絕色櫻花探訪最適切的結束。
 不需要任何形容詞,只要去感受。

數大之美


京都櫻花拜訪的壓軸?留給了平安神宮。
說是壓軸也有些誇張,畢竟不過在櫻花季節走了兩日櫻花路徑。愉悅的是想憧憬的櫻花風景,大致都已經體驗了。
其他就等下回跟京都櫻花的緣份,真的~愈是回看愈是以為賞櫻真是看緣份的。
來到平安神宮時依然是下著雨,在穿過平安神宮的大紅色鳥居前,先是跟京都会館東側
岡崎公園的艷麗垂櫻見了面,是漂亮的一株櫻花但是周邊的建築和景觀沒有凸顯的風格,就總以為少了些什麼?!當然也可能是看了一日的櫻花,有些奢侈的挑剔了起來。
櫻花真是要看綻放在什麼時空下,當看見從百虎楼朱紅迴廊綠瓦屋頂露出的八重紅垂枝櫻的印象風景,就更能認同這說法。
還沒踏入京都人氣櫻花名所平安神宮的「神苑」,已經被那探頭出來的八重紅枝垂櫻逗弄的情緒高揚。當踏入神苑的瞬間,更是被撲天蓋地而來的絕美櫻花弄得措手不及。
早知道回遊式神苑的垂櫻的美極具魅力,知道美麗櫻花和華麗大極殿的共演是惹人憧憬的,只是沒想到居然這魅力是如此的大規模,真是放眼過去都是姿態美麗的垂櫻,尤其是靠近朱紅神社建築的高聳垂櫻,更是美到讓人有些招架不著。翻看資料原來在這神苑裡,整體約有300多株櫻花,其中花色搶眼的「紅枝垂桜」就有150株以上。
因此即使是雨中走在奢華神苑庭院的泥濘步道上有些狼狽、擁擠人潮擦身讓人些許煩躁、不能技巧的以鏡頭收下眼前絕景使人懊惱,這一切的負面情緒都不能影響對眼前櫻花華麗風景的讚嘆。
只是跟「上賀茂神社」每株大櫻都有自己的名稱不同,神苑內上百株的櫻花是共同去完成一個櫻花絕美風景。
平安神宮是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所創建的,神苑的櫻花都是在創建當時(1895年明治28年)種下的,推算下來可以知道大多的櫻花都已經超過百年樹齡。
神苑是池泉回遊式庭園,位在大極殿後方由南神苑、西神苑、中神苑、東神苑構成。
有說栖鳳池倒映的橋殿和櫻花,是最美的賞櫻方位。

這一天下來不論是滿開的、飄落的櫻花都是如此美麗,感覺似乎已將身體儲存的各種讚嘆詞句都用罊了。

 


8/30/2013

盛開、飄落都在那刻燦爛


因為川岸的櫻花太美,美過期待。
當時甚至想著2013年的京都櫻花拜訪就在這最美好的點打住吧!只是人性總是比自己認知的不容易知足,也是想該有始有終的專注在京都的饗宴中。
沿著川岸堤防步道走去下鴨神社,沿途自然還是櫻花相伴一路愉悅。較為意外的是下鴨神社居然沒有櫻花讓人驚艷,倒是在轉進神社腹地內前,在周邊住宅區的溝渠邊上,遇見了幾株鮮麗盛開的櫻花。
搭上巴士這回真的是要專心目的前往上賀茂神社,上賀茂神攝氏京都櫻花名所知一,注目的第一男主角白色大垂櫻是「御所櫻」、女主角則是紅色大垂櫻「斎王桜 (齋王櫻)」。兩株非凡的大垂櫻同樣在參道旁的草地上,可惜卻不能互相輝映。
通常都是御所桜滿開過後進入葉櫻時,一旁的斎王桜才開始進入滿開,算是互相禮讓各自精采的關係。
樹齡超過150年的斎王桜高十公尺、肢幹更有三公尺寬,站在這粉色格外艷麗的絕色垂櫻(紅八重垂櫻)前,可以完全感受到氣勢。
壯麗滿開中的斎王桜從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距離看去,有著不同的風情和表情,據說最推薦的角度是從進入上賀茂神社的大紅色「一ノ鳥居」看去的風景。
據說同樣是京都人的推薦,來上賀茂櫻花見最好是從賀茂川邊的「半木の道」櫻花道一路走過來。
在斎王桜、二ノ鳥居旁還有較為古典氣質的「風流」、貼近細殿、授与所側則是「みあれ」。只是女王斎王桜當前這兩株美麗的櫻花,就怎麼都只能淪入配角了。不過風流桜是以葵祭行列出現的風流傘格式來種植的意義大過外觀。

下鴨神社之後下一個賞櫻行程是平安神宮,不過中途還是在銀閣寺途上下車了一下。
畢竟多年來去京都總會幻想有一天或許可以漫步在哲學之道,琵琶湖疏水兩側的櫻花並木中。明明知道哲學之道的櫻花已經飄落了大半,更何況午後開始下起雨來,預期即使前去也只能看見雨中有些狼狽的花模樣。但還是想去探望一下,至少要留下一些關於哲學之道櫻花記憶。不過好在是來了,因為雖說確實沒能跟燦爛的櫻花相遇,卻看見了雨色中近乎淒美絕豔的落櫻風景。一整條細長的琵琶湖疏水盡是一色粉紅,原來是被雨水摧殘不留情的將櫻花瓣打落水道中。
當然哲學之道是京都最人氣的觀光景點之一,操著各國語言的觀光客擠滿了狹長的步道,的確減弱了些這場落櫻的詩意演出。眼前的畫面難免混亂,就將那寧靜放入照片中留存。
 



只能貪婪在那無止盡的美麗中


有次在捷運列車上,偶然聽見這樣的對話。
「唉約~本來想跟著去旅行!可是到國外旅行嘛,不過就是看看不同的風景、吃吃不同的食物、打開電視是不同的聲音,然後拍了一些照片回來罷了。就不想去囉,在家就好。」
關於旅行這樣也沒錯的。
雖說人類原本也是會遷移的動物,但畢竟旅行不是一定必須存在的,更何況一個旅行只會因為一個人的完成才會成立的。
甚或是,除去了那些照片、那些買回來的紀念品,剩下的可能不過就是一些回憶了。不對不對~正因為是可以擁有記憶,旅行才因此成立。
旅行因「記憶」而存在!
旅行絕不是只是一個記錄,更應該是一個記憶。
能擁有多少不能計量的記憶、多麼能


量的記憶,端看個人也是有自己來收藏、反芻進而幻化成生命中不可忽略的感性。

45日晚從島根縣的玉造溫泉離開,路經廣島重遊宮島,黑夜中回到京都住宿在九条舒適的設計公寓風HOTELホテル アンテルーム京都」。
晚上從網路上搜尋得知,即使大部分的京都市區內、櫻花名所的櫻花都已經在飄落尾聲,但「上賀茂神社」和「平安神宮」的櫻花正盛開,於是想把握時機在當晚轉往東京前,在拜訪幾株以千年古都唯美為背景的美麗櫻花。
一大早沒敢浪費大好晨光,寄放好了行李就搭車前往JR京都車站搭上往上賀茂神社去的路線巴士。
可是巴士才過了三十三間堂剛剛駛入東大路通時,就被窗外一抹多層的粉色風景給吸引,忍不住就任性的下了車,在行人還稀稀落落的七點前。
誘惑Milly途中下車的是「京都智積院」。
あまり桜や花で噂になることのない所ですが、色んな種類の桜があります。
不是什麼推薦的櫻花名所,很多時候應該是會被忽略的櫻花角落。
智積院 三十三間堂の近くにある寺院で真言宗真言宗智山派の 総本山である。みどころといえば宝物館にある国宝の襖絵と 利休好みと言われた名勝庭園 庭園を眺めたい。 金堂や明王堂などはじめとする諸堂をめぐってみたい。境内には、金堂、明王殿、大師堂、密厳堂の他宿坊などがある。桜図・楓図・松に秋草図など25面から構成される障壁画(国宝)は必見。(「松に秋草図」は長谷川等伯一門の国宝・障壁画
 
可是在涼爽的清晨空氣裡、建築在悠然流洩的誦經聲中,以典雅寺院建築為風景的不同姿態櫻花卻是有著讓人心境平穩的療癒力量。
不是知名的櫻花,未必不是美櫻。
就像是如果自家的庭院有一株高聳穿過牆垣屬於自己唯一的櫻花,那一定是比任何地方名所櫻花更美,在自己的眼中那是唯一的櫻花。沒有舞台吸引讚嘆的櫻花,依然是美麗的櫻花。那位在進入「金堂」參道入口的木鳥居旁,耀眼的粉色垂櫻即使在有些灰濛的上午一樣絢麗奪目。
即使位在三十三間堂、清水寺等觀光名所的路徑上,智積院依然很容易被觀光客冷落,直到~大明星福山雅治以智積院內長谷川一門的金碧輝煌「松に秋草図」屏風為背景,拍了一個啤酒廣告,才引起了更多了的注目留意到這裡居然有這樣擁有震撼之美的國寶級收藏。
Milly則是日後在京都只要路經這條頻繁通過的東大路旁智積院時,一定會再次想起哪一天早上偶然邂逅的美麗櫻花。

繼續搭上巴士往上賀茂神社前去,怎知在路經跨越高野川的大橋時,又被車窗外那一面延伸的川岸櫻花給引誘的下了車。
這一下車就是近乎一個半小時的滯留,因為沿著高野川岸堤防步道向一乘寺方位走著,走著走著只是一直走著眼前都是春爛漫的櫻花。Milly先在毫無目的的只是跟著櫻花走著,中途還選了間岸上可以從店內窗戶看見櫻花的咖啡屋「狩人」吃了早餐。
早餐後往北山反方向繼續一路櫻花散步,如果不是因為真的有些走累了,還真想就這樣在一路飄散的櫻花雨中,一路走去上賀茂神社。(PS:其實都已經一路走到下鴨神社了)
都說櫻花最美除了滿開就是飄落,飄零中的櫻花更是除了美麗外多了些淒美。
每次在櫻花的花吹雪下,就會有著心彷彿一吋一吋的開始溶解般的,整個人都幸福得飄飄然起來。寧靜的上午空氣還有些透涼,迎面是隨著清風忽然而來的櫻花雨、抬頭看去是依然盛開的櫻花,草地和川岸則是落櫻繽紛。
這一切美好竟是惹人貪婪起來(笑),似乎怎麼以相機去拍下、怎麼去記憶怎麼去記憶都不能滿足似的,只是貪戀著想要擁抱入身體更多,可能是眼前的美好已經超出了身體可以容納的,才會這樣讓人又幸福又不安起來。



8/29/2013

老建築的包容力


有說旅行是從日常脫出的「非日常」時光。
由這點來看,旅行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期間限定」。
在期間限定的旅行中,遇上了期間限定的選擇自然更是完全無法抗拒了。
原本就對「限時搶購」「季節限定」「旬食材旬料理」(以當令的食材做出的當季料理)是無法抗拒的,更何況是在旅行中。
不過近年來在旅行中,甚或是在日常生活的延續中,同樣是完全無法抗拒,一看見那字眼就興致大增的專有名詞是~「再生」。
發生在房屋、建築的一個華麗的轉身,最常遭遇、遭遇頻率最高的絕對是京都。
Milly甚至可以認定自己最受京都吸引的,正是在保持傳統同時加入新感性的「京町家再生」體系下,所呈現的無限可能性的生活美學創意。

再生,跟在有線電視日本頻道人氣播放的改建、翻修節目「大改造劇的ビフォーアフター」(中文節目名稱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又是不同的。
再生是保有房屋本身豐富靈魂、軀體的同時,賦予一個新的生命力、使命以繼續延續那美好。

如果是日文來看,翻修、重新裝潢是「リフォーム」(reform手を加え改良すること。作り直すこと。衣服の仕立て直し、建物の改装など。)、再生則是「リノベーション」(renovation革新,刷新,修理リノベーションとは、既存の建物に大規模な改修工事を行い、用途や機能を変更して性能を向上させたり価値を高めたりすること。

無論如何,不論是翻修或是再生,都不是將建築整個拆除重建就是了。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是古民家、町家、倉庫,改成了咖啡屋、旅宿、展示中心,原本是廢棄的學校、廢棄的工廠改成了美術館、複合式藝文中心。
更貼近的例子,就像是台北的華山藝文特區、松山菸廠藝文特區等將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台南的老房子咖啡屋、情緒HOTEL的風潮等等。
基本上,光是聽說這咖啡屋原本是錢湯,喝著咖啡搜尋著往日愈場面影的磁磚拼花牆和水龍頭就很雀躍。

Milly的旅行筆記中,留下了很多這樣老屋再生體驗記憶。
這份對於老屋新生命的憧憬勢必不會減退,只要聽說了哪裡有精采的再生空間,一定會排除萬難(也沒那麼誇張啦)一探究竟,以消費還留下記憶。

2013年的5月中旬,探訪的是從JR京都車站走過去不過是15分鐘,位在五条大通上的
一個複合式創意工作室大樓~「つくるビル」。つくるビルプロジェクト。京都五条新町、いろんな「つくる」が集まるビル。
 
這間複合文創大樓開始於201212月,說是位在五条大通上,但是因為附近沒有密集的商店街和古寺大廟,意外的卻是低調沒有人潮的角落,是容易路過也會忽略的位置。

歴史と伝統が息づく町、京都。近代的な街並みのなかにも、自然と古い町家が溶け込む風景からは、京都らしい風情を感じます。そんな京都の中心地に、
一風変わっ特色のビルがありました。なんと、その名の通り、
ビル全体がつくり手たちの「ものづくり」の拠点となっているんです。
しかもこのビル、昨年の12月にオープンしたばかり。
今は入居したての作家や作り手たちが、
まさに自分たちの居場所(アトリエ)を作っている最中でした。平面作品アーティスト向けの共同部屋(シェアアトリエ)も入居募集中で、
部屋によっては陶芸家向けの電気窯付きの部屋もあります。中にはショップ機能を持つアトリエや、地元産の野菜を扱う八百屋、
古本から新刊までインスピレーションを与えられる本を取りそろえた
本屋も入居しており、広々としたカフェも併設。
思わず何かを作りたくなってしまうような空間です。


這大樓正如名稱一樣是集合了各種「做出來的東西」的空間,以創意也好以專注也好也理想也好~做出來的東西。可以是展示創意作品的藝廊、可以是咖啡屋、可以是販售創意手作小物的店鋪,只要是有東西是被做出來的就可以一起共存共生,也因此可以吸引一些對「做出的東西」喜歡的人前來。
「作る」、「造る」、「創る」,つくるには3つの意味があります。
為了能讓更多元的創意人入駐,甚至有的房間還設置了電気窯,讓陶藝作家也可以利用。這樣的用心規劃,於是讓裡面的主題工房有著多樣的面貌,有花店、有設計工作室、有青菜店、自行車行?還有古書店。是一個夢想實踐的「集合體」!

つくるビル舊有名稱是「林英ビル」,原來是經營沐浴布巾(風呂敷問屋)批發商做房東的分租大樓,可是隨著年歲累積大樓出現了漏水老朽狀況,在找不到承租客人的情況下,為了利益拆除再建勢在必行。可是在一群有志之士的說服下,屋主答應嘗試將這一整棟大樓重新規劃,讓年輕的創意人進駐將建築的機能再生。
目前這四樓的建築內有編號102~406等可容納20個創意單位的空間,光是看大樓外觀已經直覺這是一個洋溢著創意的地方,通過不起眼的入口,走上樓梯先是看見一整排木製寫著數字(房間號碼)的信箱,繼續爬上二樓映入眼簾的,則是一個跟線條單調外觀完全大異其趣的粉嫩花卉壁畫。
Milly首先要去探訪的自然還是最喜歡的咖啡屋空間,位在二樓的202室的「マルニ アトリエカフェ」(まる2)。咖啡屋提供有幸福感的手作菜餚定食午餐,開放廚房內經常飄散出食物料理的誘人香氣。下午兩點後會有現做的紅豆餡「鯛魚燒」,這裡的鯛魚燒看起來很隨便,不是說很混喔,而是很大方的讓麵糊泛出來,於是一條鯛魚燒會帶著很大片的焦香邊邊。這鯛魚燒的感覺就像是這咖啡屋的空間一樣,看似很隨意甚至有些不修飾的粗糙,但整體卻是讓人可以很安穩的舒適。

用餐空間則像是大學的美術教室?每張帶著歲月痕跡的以書桌代用的餐桌都是不同風貌的,配上了印上202室數字的圓板凳。在用餐空間一旁有著現代裝置藝術的展示空間,對了~有個餐多還直接放入這些裝置藝術空間內呢,奇怪的即使這樣的組合,視覺上卻是毫無突兀感。該說~老屋子空間本身就是很有包容力的,可以縱容任何帶著任性的想法。

在進入咖啡屋門口邊有著放著設計書籍的書架,旁邊的房間則是二手書店YUY BOOKS,房間編號室201室。不大的書店很有個性的擺放著陌生的二手小說和讀本,其中也穿插著一些獨立小書店、出版社的個性出版物。
Milly在這買了一份離島経済新聞社出版的季刊「ritokei」,光是那首頁上的跳躍鯛魚已經很讓人雀躍的想買下來。離島経済新聞社本身是致力推廣「島Booksプロジェクト」運動,讓日本更多的書店能闢出一個放置日本離島相關出版的書架。顯然這間小小的書店就是被這計畫說服,認同這計畫的其中一個書店。
喜歡島嶼的Milly能這樣在一間書店,邂逅這樣的刊物真是很愉快的。如果是在大型書店,這要的刊物勢必會被淹沒在一大堆強勢的出版物中無法看到。
書店不在大小,重要的還是要有貫徹意念的想法。在這書店可以放任潛意識的找一本跟自己有命運相連的一本書,會這樣感覺著。

那天在書店內看店(是店主オノユカ小姐?店主本身也是手創飾品作家)的是一個非常有氣質又漂亮的個性京風知性美女(好多形容詞),看見這女子的同時Milly瞬間浮現了一個答案,這樣的書店就是需要這樣一個經常陷入自己空間的女店員才是適切的。
這書店稱為「オノユカ本屋」是以店主的姓名標示,二手書店則是稱為「YUY BOOKS」,這要說不知道對不對勒。

PS: 對了!其實「つくるビル」就在之前住宿過的以藥局老建築改裝的大正浪漫風情guest house「錺屋」的附近,該說是同樣在五条通上,彼此距離約是兩分鐘路程。錺屋也是一個有風味的リノベーショ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