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卷車站往商店街走去,很快會看見一個以臨時搭建組合屋「石巻立町復興ふれあい商店街」,那天是母親節義工們還熱情的送給入內參觀的客人康乃馨。
在這裡可以吃到石卷的鄉土料理、買到海產加工品,有理髮店也有電器行、服飾店,很多都是原本在商店街失去店鋪的人,在此重新開設的。雖然不能恢復到昔日商店街的模樣,但是希望這會是一個可以跟外地人交流、本地人聚集聊天的地方。設施即使難免簡陋,但是店家相信只要能透過這空間帶來一些邂逅,能建立新的關係就充分了。
但Milly相信這裡的店家更希望的,不單單是大家以消費來支持災區的重建,更能發自內心的以為這裡的料理真是好吃。
的確那些讓我們偶然會感覺一成不變的日常,卻是災民最渴望擁有的也不一定。
一日之前,什麼都已經不一樣了,連最普通的日常都失去了。
石巻立町復興ふれあい商店街有二十多間店鋪,Milly在一間門口以手繪上可愛麵包師父的麵包店「手造りパン工房パオ」,買了一個好好吃的麵包。
同樣的熱情傳遞,同樣的充滿能量的笑容,在商店街空地上的炒麵移動咖啡屋也遭遇了。跟年輕的老闆買了外帶的炒麵,知道Milly是台灣來的,立刻很爽朗的一笑加上一個鞠躬,大聲的說出對台灣的感謝。
在等著炒麵料理的過程中,Milly將一直放在心中疑問說出:「請問這快餐車停放的空地,原來是房子嗎?!」「是阿!海嘯損毀了,之後都清除或是拆掉了。」「海嘯有侵入商店前來嗎,離車站這麼近的地方?」「有阿!水都高到快二樓了!」之後還指著前方的商店街人行道拱廊說,說都已經淹到拱廊的頂部了。
果然仔細看去拱廊的屋頂都還是留有破損的痕跡。
原來是這樣的,原來經過了兩年多石卷車站的周邊已經大部分清理完成,那從車站一路走向商店街感覺到的,不自然的建築間距離和空地,那街道呈現的「違合感」,原來是因為將失去清除後的現在。那在即使有些蒼涼但依然乾淨的市街裡,依然隱藏著一個個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故事,沒有看見的悲傷未必是已經療癒的悲傷。
3 則留言:
那在即使有些蒼涼但依然乾淨的市街裡,依然隱藏著一個個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故事,沒有看見的悲傷未必是已經療癒的悲傷。。。 或許, 這也是大部份香港人仍然未敢踏足東北的原因 。。。 好可惜 ╥﹏╥
小肥︿︿
其實也不用看得太認真。
Milly自己也是311那年就想去東北,結果行程排不上,於是兩年多後才去。
Milly
張貼留言